• 找工作
  • 找公司

樂當兩岸文化的擺渡人——記海峽兩岸社區營造工作坊辦公室主任周芷茹女士

    發佈時間:2019/6/18 10:16:46

臺灣青年簡介:周芷茹,女,出生于1972年8月,臺灣臺南靜宜大學外文系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系碩士畢業。2015年擔任臺南市文化協會廈門市代表處副主任,主要從事關于廈門思明區、南安社區治理工作。

  

  在福建的青年臺商中,周芷茹的名字應該算是比較叫得響的一個,因為她有幾個響亮頭銜:臺南市文化協會秘書長、海峽兩岸社區營造工作坊辦公室主任、臺南市文化協會廈門市代表處副主任、泉臺民間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國際鄭成功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南安市南臺青年就業創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南安青商會特邀副主席等等,單憑這些頭銜大致也能勾勒出她走過的軌跡。是的,她是近年來活躍在海峽兩岸的一個文化工作者,她以鄉愁為紐帶,以文化為載體,頻繁地穿梭于兩岸之間,樂當一個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

  其實,我也早聞周芷茹其名,因為在一些文化活動中我們也曾有過交集,但只是擦肩而過而已,并沒有言語間的交流互動。近日,接到一個采訪周芷茹的任務,便惶惶然地與她聯系,想不到她答應得倒是爽快,便約了時間地點,一見面,倒有幾分似曾相識之感,再交談,原來也有共同的朋友圈,于是又減去了一些陌生感。那天,我們可以說相談甚歡,從歷史談到鄉愁,從鄉愁談到文化,又從文化談到未來,于是,一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擺渡人的輪廓就愈發清晰了。

  一、喚起鄉愁 打造社區營造新平臺

  周芷茹是個很平和知性的女子,說話很有親和力,加上都講閩南語,溝通更為順暢,于是,我們從鄉土人文談起,談得最多的便是鄉愁。她說,她父親的祖籍是浙江,母親的祖籍是福建晉江,自小鄉愁就根深蒂固地植入她的心田中。1989年,十七歲的她陪父親第一次來到大陸,那時是坐飛機到香港啟德機場轉機到北京,再從北京轉機到廈門,雖然幾經輾轉,心里卻十分激動,畢竟是踏上了祖國大陸的土地,在閩南,那閩南話,那古大厝,那民風民俗,這一切都多么親切而熟悉,讓她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同根同源。

  從臺灣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學系碩士畢業的周芷茹,一開始工作就從事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作為臺南文化協會秘書長,她自2005年以來就頻繁地往來于兩岸之間,為兩岸的文化交流做著牽線搭橋的工作。去年,又在南安市臺辦的牽線搭橋下,周芷茹到了南安市豐州鎮開始了“喚起鄉愁”的社區營造工作。在多方努力下,由臺南市文化協會與南安市共同合作打造的海峽兩岸社區營造工作坊掛牌成立,工作坊以打造歷史文化街區和營造和睦、和諧、幸福的社區為主題,聘請專業的臺灣管理團隊入駐,借助臺灣社區的先進營造理念和經驗,“借腦、借智”推進社區特色項目的落地生根,以全面提升社區的治理水平。她的思路就是,喚起鄉愁,打造一個社區營造的新平臺。

  周芷茹說得很誠懇:“國家、民族、城市、鄉村的歷史記憶,是維系文化發展的基礎,現代人所追憶的‘鄉愁’,即是希望借由在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的政策、方法,以及成效上,建立大家對鄉土、對環境的熱愛,以形成小區意識及公民素養,促進誠信和諧的社會。我希望能喚起大家的‘鄉愁’,讓好的傳統文化能夠留下來,這是社區營造的一個方向。”

  南安市豐州鎮曾是泉州市最早的一個古縣城,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遐邇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閩南文化”發祥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豐州歷史核心區具有傳統歷史文化的古厝有130多座,保存較為完整的有60多座。如何讓這個擁有歷史厚度的古鎮重現千年古韻和風華?古鎮要發展,“閉門造車”不可行。豐州鎮引入臺灣社區營造,投資3000多萬元的護城河“清肺手術”,對九日山的保護整治,讓歷史古鎮品牌度進一步提升。除了九日山,在豐州的老街深巷中還有許多隨處可見的歷史文化印記,這里的一角一落、一磚一瓦都透著“古早味”,交織成豐州鎮獨特的文化氣質。如何讓古鎮文化古韻源遠流長?周芷茹深有感觸地說:“歷史不該沉寂,千年古鎮理應復興,從而打響千年古鎮的知名度。古鎮在修繕保護的同時,要融入社區營造理念,力求再現豐美、豐饒之州,讓古鎮在發展中進行‘古今對話’,就是社區營造的重要內容。”

所謂社區營造,本質就是一個社區的自發組織過程,重塑區域認同感和凝聚力,讓社區居民在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找到歸屬和認同感,一點一滴地喚起了人們對土地、對家鄉的感情,拉近了鄰里間的關系。所謂文化遺產,是指前代留給后代文明進程的見證物或方式,而且遺產是可以改造活用,作為地方發展的重要資源。而社區營造就是改造活用的方式之一。

  “豐州古鎮的社區營造工作重點是傳承保護好傳統文化,這里是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金雞港九日山的祈風石碑記錄著當年航海的歲月,村落內的大路是古代泉州往北方城鎮的官道,古鎮中那紅磚的閩南古建筑以及那延續香火的家族祠堂,如有千年歷史的傅姓宗祠,都訴說著許多古老的歷史傳說,如此豐富的文化基底,綿密的鄰里關系及宗姓族親的向心力,假如能提出契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小區營造計劃,必能帶來豐州鎮發展的新契機。我們通過前期的廣泛調研,走訪了許多當地的文化人士,召開了幾場座談會,很快確立了豐州鎮社區改造的基本思路及改造規劃。可以說,對于豐州鎮的社區改造工作,我們是抱著滿滿的信心的!”回憶起當初的情形,周芷茹笑著如是說。

  萬事開頭難。所有的設想剛開始都是美好的,可是做起來就難了。初到豐州鎮,周芷茹便發現這里與想象中的古村落有較大的落差,很多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意識較差,在街頭巷尾、老院舊墻到處可見各類小廣告,古鎮臟亂差現象較嚴重。“真的是非常可惜,豐州鎮有著得天獨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遺產,只是缺乏正確的引導和規劃。我見過很多地方的歷史街區、農村聚落,當它們與地方發展沖突時,常遭到肆意的破壞及改造,老房子推倒了,鄉愁就不見了,這些具有文化價值的空間、建筑、文物一旦被破壞了,就再無恢復的可能了!”說到這些,周芷茹仍有些失落。

  周芷茹舉了一個實例:“例如波蘭首都華沙,經過二戰炮火幾乎全毀,可是華沙市民收集文獻、圖照一一比對,一磚一瓦重建,而且標示名人住所及歷史事件,以維系市民對城市的記憶,激發對民族及鄉土文化的認同,這個動力使得國家可以在戰亂后復興。”

  周芷茹帶著感情說:“可以肯定,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一個文明得以傳承和復興的重要因素,有關農村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在世界先進國家一直被視為邁向文明社會的指針工程。每每想要放棄的時候,我便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在村內小道間行走,尋找著散落在角落間的歷史遺跡。在豐州這里,歷史是可以摸得到的!觸摸著這些前輩先賢留下的遺跡,我覺得我有責任、有義務把社區營造這件有意義的工作堅持下去!”談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周芷茹擲地有聲。

  說到工作初期的不易,周芷茹很是感慨:她說:“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其實真的很辛苦,許多村民們對我們說的那套完全不感興趣,不予理解,尤其是看到我這么一個‘丫頭片子’,都不大愛搭理我,那時我甚至動過放棄的念頭!”

  “欣慰的是,豐州鎮黨委、政府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鎮領導的帶領下,我們挨家挨戶地給村民做思想工作,并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將社區營造的理念真正傳達到大家心里。我們認真做好村落調查與研究,做好村落活動策劃,盡量拓展新的公共空間。”

  在近一年時間里,周芷茹團隊走遍了豐州古城和老街的每一個角落。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習俗,讓她們很快就和村干部、街角的大叔大嬸都成了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周芷茹對豐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對古鎮的未來也有了全新的思路。她認為,社區營造應從“造景、造物和造人”三方面入手,即改造村居環境、培育特色產業、轉變居民觀念。“在社區營造過程中,還需要尊重歷史,讓新老建筑共存,讓傳統與現代思維碰撞出火花,才能永久地留住人。”

  “她們引導村民做好古街環境整治、設計了武榮古街獨特手印、規劃打造了豐州古鎮休閑散步路線等等具體工作,獲得村民們的肯定,他們開始漸漸地接受了我們。”經過了近兩年的工作歷練,談起工作初期遇到的困難,周芷茹臉上現出欣慰之色。在周芷茹團隊的不懈努力下,豐州鎮的社區改造項目開始步入正軌,村民們漸漸發現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優雅了,也開始喜歡和感謝周芷茹帶來的改變。

  談起社區改造的成果,周芷茹爽朗地笑著說:“豐州鎮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計劃重修古厝,發展古街業態,讓豐州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保護、搶救和開發利用。目前已有9戶屋主有意參與行動,首期計劃重修10至20戶老宅子。社區改造,通過原鄉文化將人們內心深處的鄉愁帶出來,不僅讓本地人重新回憶起傳統文化的美好,也讓更多來豐州居住、工作的外地人達到‘他鄉亦故鄉’的認同。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可以讓更多的人體驗到真正的入鄉隨俗。看到大家對生活少了點抱怨,多了點微笑和包容,那真是最幸福的事了!”

  那天,我在豐州古街的街巷中參觀著,拐過燕山路一角,看見一處被改造成共享空間的老房子,里面有學生、游客及村民正在靜靜看書,享受著他們的讀書時光,我便心生羨慕也坐了下來。周芷茹欣慰說:“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讓老屋煥發新生,我們鼓勵社區居民整理老屋、開放老屋,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共謀鄉愁經濟的發展,分享文明進步的成果。”

  陪同的豐州鎮領導十分肯定社區營造工作的成效,他說:“在社會營造基礎上,我們要以保護和傳承為前提,以開發和利用相統籌,使當地文化旅游資源從分散逐步走向‘串珠成鏈’的整合發展之路。豐州鎮將加強對歷史名街、名鎮、名村、名人故居等的保護整治,致力傳承弘揚海絲文化,擦亮千年古鎮名片,打造‘一日穿古今,一鎮識閩南’的文化大觀園,再現千年古鎮豐州的古韻和風華。”

二、文化植入 提升社區營造新水平

  “文化是活的,核心在于人。就像一座老宅子,少了人,少了生氣,便多了蛛網與灰塵,唯有新鮮血液的注入才能得以傳承與創新。”周芷茹說,他們把共享文化空間營造作為一個工作重點,讓當地特色文化、傳統工藝、優勢農產品轉化為增收資源,讓群眾在古鎮保護開發中得到實惠。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采訪中,鎮領導周書記這樣說:“目前豐州鎮正在‘活化’古鎮,讓豐州既有古城韻味又有現代化氣息,促其真正成為經濟繁榮、文化濃郁的升級版歷史文化名鎮,打造南安市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豐州小燈塔共享空間計劃,是周芷茹團隊社區營造的亮點所在。他們將古街沿途的一些廢棄老屋,改造成整潔舒適的共享文化空間。“‘小燈塔計劃’不僅可以為游人提供歇腳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讓旅客或返鄉游子有個心靈休憩空間,激發群眾的鄉土情懷。”周芷茹一邊走著,一邊說著。她帶領年輕的團隊,連續數日仔細拾掇、裝點,將老屋重新扮靚。簡易的書架上擺放著書籍和報刊,老屋散發出濃厚的文藝氛圍。

  說起這個“小燈塔計劃”,周芷茹就舒心地笑了,她說:“去年10月,臺南市文化協會與豐州鎮政府合作成立了豐州鎮推動歷史古鎮工作室。在不斷走訪調查后,工作室負責人鄭道聰老先生為豐州量身訂制了造景、造物和造人的社區營造模式。幾個月下來,豐州的部分大街小巷,因為他們的努力而變得整潔有序。”改善生活環境后,團隊開始注入文化元素,規劃文化旅游路線,而這一“共享空間”正好能為旅游者提供休閑小憩場所。在此期間,她還不斷與臺灣設計師、創意青年聯系,盡量自己動手,讓房子更加盡善盡美。

  自共享空間“小燈塔”開放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開放“小燈塔”初衷就是公益、共享。“如果真有東西丟了,我們寧愿相信那是他們需要的東西。既然是共享,我們就保持對正能量的信任。”周芷茹告訴我,也許是信任的力量,共享空間聚集了一大批正能量。她說:“空間里面的東西從不丟棄,屋子里反而會時不時就多了書,多了花盆,多了茶葉,多了插花、書簽……這種情況也變成了一種常態,這就是正能量的傳遞。另外,我們想把老屋所包含的‘鄉愁’留下來,鼓勵社區居民整理老屋、開放老屋,鼓勵民眾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同時共謀鄉愁經濟的發展,分享文明進步的成果。只有民眾都參與保護,老房子才可以重放光彩。”

  海峽兩岸社區營造工作坊以打造歷史文化街區和營造和睦、和諧、幸福的社區為主題,全面提升社區的治理水平。目前,該團隊不僅成功打造了南安市豐州古鎮區,而且已陸續在廈門打造出鎮海社區“成功小鎮”、仁安社區“名人小區”等多個品牌項目。他鄉亦故鄉,正如周芷茹說的那樣,社區營造就是通過原鄉文化將人們內心深處的鄉愁帶出來,不僅讓本地人重新回憶起傳統文化的美好,也讓更多人達成一種文化的認同。“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可以讓更多的人體驗到真正的入鄉隨俗!”而她也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將這樣的理念傳達到大家心里。

  廈門沙坡尾是很多老廈門人兒時的記憶,這里深藏著疍民的滄桑故事,深藏著生生不息的閩南血脈。為讓閩南文化得到傳承,海峽兩岸社區營造工作坊、廈門市鄭成功紀念館以及廈門民立小學家委會共同主辦了“聆聽沙坡尾故事”活動。周芷茹也是這一活動的策劃者,她說:“閩南文化在臺灣的校園很普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閩南地區的學童也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傳統文化。我們定期舉辦主題性的活動,邀請當地文史專家講講廈門老故事,或者請文藝人來彈彈南音,其實,這不僅是文藝演出,更多的在于交流。廈門是一個移民城市,有很多外來的人口,閩南文化就融入這個社區之中,當地的居民有很多這種自發的活動,讓大家覺得有快樂,很有意思,是很好的文化分享。”

  說起這些活動,周芷茹如數家珍,她說:“延平郡王祠在廈門有很深的文化積淀,要讓孩子深刻感受到成功文化,以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信,所以我們在廈門鴻山公園延平郡王祠舉行‘成功啟蒙禮’行拜師禮、開筆破蒙、朱砂啟智、茶敬家長……這是兩岸在社區營造方面合作打造的一個品牌。中華街道鎮海社區為了打造成功小鎮文化品牌,積極地發揚鄭成功精神,將鄭成功視為一帶一路與兩岸珍貴的共同歷史文化資產。”

三、擴大交流 推動兩岸文化大融合

  “我記得第一次到南安是2005年,受臺南市有關部門委托,我們臺南市文化協會組織了‘成功之旅’活動,到南安收集與鄭成功有關的素材。”說起到南安創業的原因,周芷茹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周芷茹是臺南文化協會的秘書長,而臺南有很濃烈的鄭成功文化氛圍,南安市作為鄭成功的祖籍地,隨著那次“成功之旅”活動,周芷茹便與南安結下了割舍不斷的情緣。

  其實,一說起鄭成功我們便有聊不完的話題。因為我就是南安鄭成功家族的后裔,許多與鄭成功有關的文化交流活動我也有幸參與了。周芷茹興奮地說:“那次南安之行,除了收集與鄭成功有關的素材,我還了解到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英雄鄭成功,還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古橋、有鳳山祖庭、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九日山……而且還是現今著名的石材之鄉、水暖衛浴之鄉,是全國經濟實力‘百強縣’之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雄厚的現代經濟實力在這里得到完美的結合,于是,我喜歡上了南安!愛上了祖國大陸!”

  “然而,還有大部分臺灣民眾不了解大陸,這很不應該!”說到這,周芷茹臉上掠過一絲無奈,她接著說:“臺灣有將近70%的民眾沒來過大陸,在這70%里面又有將近50%是集中在25歲至40歲這個年齡層,也就是說,臺灣大部分的年輕人沒有來過大陸。所以,我想做的不僅是營造更好的社區生活,還要通過各式的活動讓臺灣的年輕人來大陸體驗生活,了解大陸。”

  周芷茹告訴我們,臺灣大部分的年輕人因沒有來過大陸,對大陸存在諸多誤會,所以要通過多辦各種活動,多牽線搭橋,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人來了解大陸,了解祖國,她說:“兩岸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傳,卻經常被不對等的信息產生了誤會。要讓兩岸的年輕人了解自己的根,這一點很重要!”

  2016年8月25日至28日,周芷茹牽線“行動生活美學共識坊”,邀請臺灣的陳建明老師和臺灣學子來到廈門中山路,兩岸同胞一起透過藝術創作來和社區居民對話,并通過對話形式的磨合,讓藝術作品可以融入社區中。周芷茹說:“把臺灣的年輕人引進到大陸社區工作,讓他們跟大陸最底層的民眾去對接,去對話,讓他們去改觀,就是很近距離地接觸這些民眾,這就是深層的文化交流。”

  2016鄭成功文化節,我本人也參加了文化節活動,就是這個文化節,周芷茹也邀請了十多個臺灣青年前來參加,她說:“那些臺灣年輕人都是第一次到祖國大陸來,他們的第一感受是原來大陸竟然這么好!所以他們表示還會再來,放在以前,如果問他們旅游的首選,他們絕對不會選大陸,第一個選的是日本,第二個選的是韓國,第三選的是新馬泰,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許多人會選擇大陸,因為這邊跟他們想象的不一樣。這就是很大的改變!”

  周芷茹說:“如果我們不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下個世代的人去了解,去融入生活,去體驗這邊的生活,他沒辦法去做長久的發展。我們現在能做的事就是做好更多的平臺,讓他們更接地氣,更了解祖國大陸。”在周芷茹的策劃下,“思明區社區治理臺灣青年服務團”陸續到了廈門中華街道各社區,他們參與互動座談,踏訪中山路、鼓浪嶼,收集廈門老照片、聽歸國華僑說老故事,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在臺灣的時候,周芷茹便是臺南市古跡導覽解說的志愿者,她感慨地說:“回到臺南我認識了廈門,站在廈門我理解了兩岸的歷史,對于我們臺灣同胞來說,傳統的文化都是熟悉的,不陌生的,這樣的活動融入了很多的傳統元素,特別能夠讓我們在廈臺胞找到家的感覺。”所以,周芷茹積極參與思明區“文物尋根”志愿宣傳活動,在她看來,這樣的活動特別有意義,“有利于讓兩岸人民心連心,推動兩岸文化融合。”

四、拓展空間 共謀兩岸發展新契機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將秉承“兩岸一家親”理念,不斷“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周芷茹充滿信心地說:“可以肯定,大陸規劃和出臺了一系列親臺惠臺舉措,這將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水平持續提升,兩岸社會聯系更趨密切。大陸的做法,顯然將會為新時期兩岸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將有助于持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

  據報道,2017年兩岸民間交流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全年兩岸人員往來絡繹不絕,達到878萬人次,其中臺灣居民來大陸587萬人次,同比增長2.49%,再創歷史新高。兩岸經貿方面也是取得了多項可喜成績,兩岸貿易額全年達到1993.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同樣也再創歷史新高。大陸不遺余力地為廣大臺灣同胞排憂解難,提供幫助,無疑可以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祖國大陸濃濃的溫暖與誠意,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兩岸就是一家人。

  周芷茹欣喜地說:“按照國臺辦、國家發改委《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近日,廈門市正式頒布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將為臺灣同胞在廈門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廈門居民同等待遇,促進臺資企業在廈門更好更快發展。這是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我們要用好這個機遇。”

  談到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周芷茹更是信心滿滿,她說:“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傳,今后的工作仍要努力讓兩岸的年輕人了解自己的‘根’,這是我們團隊所極力追求的!現在大陸有好的政策,對他們也會有吸引力,特別是‘以臺引臺’,以臺灣青年創業成功經驗幫助臺灣青年落地發展,提供資訊服務以及創業咨詢,這是首次來大陸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所需要的。”

  她又透露一個消息:近日“南安市南臺青年就業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她就是負責人。大陸的市場非常大,有些產業在臺灣可能是飽和了,但在大陸則發展空間很大,很有潛能可挖掘,所以到大陸就業或創業是一個趨勢,或者說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具有市場性的一個地方。

  周芷茹就如一個擺渡人,為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來回穿梭著,那就祝福這個樂當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她腳下的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吧!□鄭劍文

  

  作者簡介:鄭劍文,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泉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豐澤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在海內外刊物發表作品數十萬字,文學作品多次在國內外文學賽事中獲獎,出版個人文集《海風徐來》《海絲尋蹤》等。

   (聲明:版權所有,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獲福建省臺辦授權。)

 

[責任編輯:福建臺辦張寧]



內容維護:福建海峽人才網絡資訊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中國海峽人才市場信息中心
咨詢電話:0591-87431639 87628310  郵箱:613221598@qq.com
解釋權歸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