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工作
  • 找公司

功德在天——記馬尾區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涂佳榮

    發佈時間:2019/6/18 9:38:12

臺灣青年簡介:涂佳榮,男,出生于1985年12月,臺灣高雄人。2014年畢業于臺灣南華大學。2016年10月來閩就業,現任福州市馬尾區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主任。


  握手俊秀朝氣的涂佳榮先生,是在馬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四層。或許因為來自寶島臺灣,天然的同胞情讓我們暢談于兩岸的社工服務。笑談中方知涂佳榮先生來到馬尾區已有不少日子了……

  2016年6月,百花盛開,披著一身海風的涂佳榮先生,越過臺灣海峽來到廈門,參加了第八屆海峽論壇。在增進兩岸青年交流的“兩岸青年公益說”分論壇上,涂佳榮對于社會公益事業的見解以及相當專業化的知識,引起了福州市社工機構一位朋友的關注。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系,于當年9月,涂佳榮先生再次跨越海峽來到馬尾區,與區團委領導進行深入交談后,涂佳榮當即表態要為馬尾區的社工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返回臺灣,告別母親和新婚不久的妻子,打點行裝,前后不到一周時間,涂佳榮先生又飛回了馬尾區,從此義無反顧地投身于馬尾區的社工工作中,扛起了馬尾區社工工作的大梁。

  談及馬尾區的社工服務,涂佳榮先生興致盎然地引領筆者走出室外,觀賞走廊里展示的琳瑯滿目的致睿社工機構服務成果,那一幅幅圖文并茂的成果展,此時無聲勝有聲地告訴人們:馬尾區的社工服務雖然“小荷才露尖尖角”,然而剛剛起步就高起點、專業化,因此“早有蜻蜓立上頭”。馬尾區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成立于2016年10月,雖然才短短的一年多時間,但已經在多所學校開設數十場的校園講座,服務人次達萬人之上。服務中心成立不到一年,就有中國網、中國新聞網、人民網、環球網、鳳凰網、海峽網、《中國日報》《福建日報》等數十家媒體爭相報道,有數百篇新聞稿分別被國家級和省、市、區等各級媒體采用。多少案例、多少事跡、多少感動出自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傳揚于馬尾區內外。

  致睿社工機構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的服務和活動,以及處處幫扶的個案,猶似一朵又一朵各有色彩的小花,競相綻放在致睿的花圃園地里。隨意摘取幾朵罷,看看這些小花是怎樣點綴在致睿百花園的……

  在生活的角落里

  在當今流光溢彩的馬尾區,不可避免地還有些陽光照不到的生活角落。走進一條街巷的深處,立有那么一小套房,居住的一家3口似乎總是不安寧。因為父母長年累月的爭吵,讓已經是初中生的小南煩不勝煩。他常常獨自倚靠在窗臺上,迷茫地看著窗外。每當父母吵架時,即便是炎熱的盛夏,小南也覺得渾身冷颼颼地不寒而栗。他羨慕那些能讓笑聲飛出窗外的家庭,嫉妒左手由父親牽著、右手被母親捧著的少年兒童。每每在上學、放學路上見到這種情景,他的心里就會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惆悵。

  又一個糟糕的周天,父母不知為何事再次爆發家庭內戰,激烈程度超過以往。吵著吵著,父親怒不可遏地對著母親吼道:離婚!離婚!這回一定離婚!母親也不甘示弱,聲調提升八度:離就離,早就不愿跟你過了,離!明天就離……聽到父母把爭吵升級到如此地步,小南無法想象,如果父母離婚了,自己會怎樣?自己又能怎樣?一時間失去了理智,他猛然間打開房門,沖向廚房,抄起菜刀,幾個箭步橫在父母中間,厲聲吼道:你們如果離婚,我現在就自殘!正在唇槍舌劍的父母,被兒子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傻了,雙雙愣怔在一旁。少頃,回過神來的父親一把奪過菜刀說道: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的事,你自殘什么?你殘了,廢了,爸媽還活不活?母親淚流滿面地攬過小南連聲說道:不離了,不離了!父親聽到妻子這話也接過話茬說:你要讓我們不離婚,就得把書念好!母親附和道:對對!你書讀好了,我們也不鬧了……父母這道“軍令狀”,小南算是接過來了。但原本就成績差、底子薄,豈能想念好書就能念好的?

  小南感到壓力大,不知路在何方時,涂佳榮引領的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隊伍出現在小南眼前,一句句的和聲細語,一次次地解開心結,在千回百遍的春風化雨之下,小南如同久旱的禾苗喜逢了甘霖。一個月后,小南報喜說已有兩科成績在考試中猛增20分。以此良好勢頭,各科成績有望春暖花開,父母如果真的在他的好成績面前和好了,好日子也許就在前頭了。

  另一個初三的男生小辜,命運似乎比小南還要差,父母在無休止的爭斗中無可挽回地離異了。然而,婚是離了,卻仍然住在一起。既然同在一個屋檐下,那就得相安無事,各自好好過日子。但小辜的父母卻不是,仍然每天“早上一小吵,晚上一大吵”的,離婚后與離婚前沒兩樣。父母或許因為吵習慣了,把吵架當兒戲,而無數次為父母勸架的小辜就受罪了。由于一天又一天地被包裹在看不見的硝煙中,一回又一回地覺得精神崩潰,一次又一次地想了卻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該怎樣了卻,幻覺中,小辜隱隱約約看到想走的路就在前方,于是,就沖上前去,卻沒想到,前面無路,只是一堵墻。雖然撞了墻,小辜卻不覺得頭痛,甚至有一種奇怪的快感。于是,每次父母吵架,小辜就一次又一次拿頭撞墻。后來,小辜覺得撞墻不過癮了,就拿刀砍自己的手,一下一下,即便砍出血來了,他也不覺得痛。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殘中,小辜的雙手早已傷痕累累。更嚴重的是小辜還曾試圖用一把尖刀刺向自己的心臟,看看能不能刺死自己。

  正當死不了又活不好的關口上,涂佳榮先生的隊伍如同及時雨,落在小辜干涸的心田。從未有過的勸慰,前所未有的溫馨,讓小辜幡然醒悟。明白了撞墻是要頭破血流的;刀刃砍手是要斷臂殘廢的;撞墻猛了,或是下刀重了,或許還會死人的。想想自己出生于那不幸的家,想想自己迷茫的未來人生,想著想著,悲從心頭起,小辜便號啕大哭起來。苦口婆心的社工們,見小辜哭出了聲,便覺得心頭的石頭落了地,從只能鐵青著臉撞墻砍手到學會用哭聲釋放,這就算是在幫扶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此后,只要按著既定的計劃,繼續一步步朝前走就好了。已經懂得珍愛自己身體的小辜,不再盲目地撞墻,也不再用刀砍自己的手,從最初為父母無力的勸架,到能夠與父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甚至還走向了幫助同學,助力他人的陽光路上。

  另一位同學小易,好不容易考上了高中,沒學一兩個月就不上學了,窩在家里頭,沒日沒夜地睡覺,常常一天24小時不離床。著急上火的父母一再地追問為什么,他就是不吱聲。幾乎在“十萬個為什么”的逼迫下,他才說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懂,用不著坐在教室里受罪。兒子這一番話,真讓父母哭笑不得,老師教的孩子都懂?孩子有如此天賦,自己這做父母的咋就沒發現呢?高一上學期的課程也許不難,那下學期的呢?高二、高三的呢?也都懂?!大惑不解的父母不依不饒地逼兒子上學,然而很不幸,小易的逆反心理已經讓父母萬般無奈。一天又一天,一月再一月,小易不想上學的念頭日益強烈,學校的紀律也不允許,于是,小易退學了。幾乎全封閉的生活,讓小易在白天黑夜無序的生活狀態下,情緒與心理也在不斷地起變化,心急如焚的父母登門求助于“致睿”。

  致睿團隊在認真評估,反復探討之后,擬出了幫扶計劃“一二三”。疏導、啟迪、關愛,真誠以待,平等共處。致睿所做的一切都讓小易覺得新鮮,新鮮了就接受了,又從溫馨中產生信任。成為致睿的朋友后,小易主動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每天走出家門來到活動中心接受心理輔導,漸漸地在潛移默化中,小易不再白天、黑夜顛倒,從小步到大步地走出了封閉的陰影。特別善于挖掘興趣、尋找亮點的涂佳榮先生,在與小易不間斷的交往中,發現小易在計算機和語文方面的能力不淺,于是,就從這兩門知識中激發小易的潛能。一天比一天陽光的小易,將一步步走出家門,融入大千世界,從而再走回學校,走回天天向上的正道!

  在當今這五顏六色的世界中,有許多讓人憂患的孩子,還在正確與錯誤的道上躊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單單在致睿建檔立卡的問題青少年,在僅僅200多平方公里的馬尾區就有60多人,從馬尾區看天下,問題兒童、問題青少年知多少?因此,涂佳榮先生引領的社工隊伍任重道遠。

  天天為問題兒童、問題青少年變有問題為沒問題,營造陽光雨露的涂佳榮先生,以仁慈之心和最大的智慧,奔波于慈善為懷、助人為樂的道路上。

從藤條陰影中昂立的碩士

  一天,涂佳榮先生再次登上羅星山之頂,佇立于砥柱海天的羅星塔旁,舉目一水之隔的馬祖島,再越過馬祖島,朝著生己養己的臺灣方向遙望,一時間,光影重疊,往事如煙……

  出生在高雄的涂佳榮先生,后來搬遷到西臨臺灣海峽、東依阿里山山脈的臺南。由于涂家代代平民,家境貧寒,母親自打嫁到涂家就只能租房子住,租了東家租西家,住了南邊住北邊,搬家成了涂佳榮母子的家常便飯。但在東南西北的搬家之中,讓少年涂佳榮感動于心的是,竟然有幾次,房東看這對母子過得不容易,就免收房租讓其入住。涂佳榮先生因為童年喪父,在學校里常常受到同學的嘲笑和欺凌,這也成了他心中一縷抹不去的陰影。一是免費住了別人的房子,二是孤兒寡母被人欺負,這一正一反的人生際遇,讓涂佳榮先生刻骨銘心。于是,幫助他人和拯救弱者于水火,就成了涂佳榮的人生坐標。

  小學畢業后,涂佳榮先生被母親帶回到位于臺灣西南、扼臺灣海峽南口的高雄市鳳山區,與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從此這個古跡林立,街景獨美的鳳山區就成為涂佳榮先生的安身之地。在高雄,幾位舅舅、姨媽都住在同一地方,有了親情的包圍,似乎天更高了,地更闊了。正當涂佳榮先生喜出望外時,轉學后,學業的落差給涂佳榮先生潑了一大盆涼水。原來在臺南,涂佳榮母子生活在鄉下,鄉下的小學是不上英文課的。而高雄就大不一樣了,不僅中學重視英文課,而且從小學開始就必須上英文課。從農村到都市的涂佳榮先生哪能在一朝一夕適應過來?因此,連一個英語單詞都不會的涂佳榮先生遭罪了,每每上英文課,他就膽戰心慌地怕過不了關。遺憾的是,但凡壞事,你越是害怕它,它就越會到來。老師提問你了,你既躲不開又回答不出,那就老老實實伸出手來,這時老師就抄起一根粗粗的藤條,一下、兩下、三下……然而,想以鞭打打出好成績的英文老師,雖然用心良苦,卻是事與愿違。挨打后的涂佳榮先生對英文課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越是恐懼就越不會,因此,英文成績就一塌糊涂。手掌的痛楚,尊嚴的侵犯,讓涂佳榮先生確信藤條之中鞭不出成績,棍棒之下出不了孝子。

  戰戰兢兢中好不容易熬到初二,學校進行了能力分班。初二年級分了12個班,前3個班為升學班,總成績為倒數前3名的涂佳榮先生,出乎意料地名列升學班之中,真是阿彌陀佛!后來,涂佳榮先生才明白學校分班不能一個班全好或全差,每個升學班都要搭配幾個成績不怎么樣的,自己也榮幸成為搭配生。雖然在升學班,臉面是有了,繼續挨打卻如同影子般相隨,總也躲不掉。初二時因為數學課太爛,不是三十多分就是四十多分,數學課老師自然饒不了他,藤條抽打一下比一下重,少年涂佳榮的心里一天比一天痛。“穿新鞋走老路”就成為必然,老師越打數學課越差。

  苦也好,樂也罷,時光總得要往前走,一步步踉蹌而行的涂佳榮先生終于升學至初三,或許是紫氣東來,涂佳榮先生時來運轉了。因為初三年級有設置技藝班(綽號為“放牛班”),又因為涂佳榮先生的幾個正課成績都上不去,老師也是抱著慈悲為懷、期待他“孺子可教”的心態,把涂佳榮先生安插在技藝班學電腦。特別神奇的是,一坐在電腦桌前的少年涂佳榮,一掃英文和數學課堂上的笨拙,靈氣昭然,大有王者歸來之勢,也猶似岸上的魚兒蹦回大海,自由自在地游弋。沒多久,涂佳榮竟然能獲得1分鐘能打出90多個字的好成績。在當時,1分鐘能打30個字就可以取得證書了,涂佳榮3倍于此呀。因此,找到自信的涂佳榮在技藝班里出人頭地、牛氣沖天。在技藝班,因為英文和數學課考試題目都較簡單,涂佳榮也就柳暗花明地從原先的倒數前3名,一躍就躍上了正數前3名,真是揚名吐氣了。

  涂佳榮一帆風順地從初中畢業,順其自然地進入了高級職業中學,并且很快就拿到了臺灣電腦丙級軟件應用、文書處理電子試算、會計等多個證書,還當上了學生大隊部的干部,掌管起學生紀律和秩序。高三那年,涂佳榮先生在社會志愿者路上跨出了第一步,深入到高雄鳳山婦幼青少年館服務中,并且還在青年自主團隊自主服務競賽中一試身手,從此便踏上了志愿者之路。

  有一次,涂佳榮先生到鳳山社區獻血義賣,同時號召校園內外捐出家中多余的衣和物,沒過幾天,茶杯、飯盒、書包、衣服聚集成一堆,僅僅一個下午就收獲臺幣過萬,七八十袋的血漿也進入醫院血庫。目睹義賣和義工所收獲的成果,涂佳榮先生感慨良多,從期待被人幫助到今天自己能夠幫助別人,從沒有自信到信心滿滿,這個大跨越,讓涂佳榮先生的人生旅途,從坎坷不平到拓出新路,再到砌起臺階,步步登高,展望更加寬廣的天地,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變化。獲得感和成就感,讓涂佳榮先生從一般的義工義賣,升級到走進企業募捐,從而接觸了不少企業家和社會名人、能人,從語言不流暢到侃侃而談、聲聲入理。不久后,因為突出的業績,以及在志愿者隊伍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涂佳榮先生得到了最佳社區貢獻獎。這個獎項并非人人有份,得獎者寥寥無幾。有獎在身的涂佳榮先生回望當初少年時,也是感慨良多。

  職業高中畢業后,涂佳榮先生以自己的實力,考進了一所專科院校企業管理系。一入學,他就被推選為管理系的會長,負責一整個系的學生事務工作,擔子可謂不輕。然而,已經歷過風雨、見識過世面的涂佳榮先生卻事事得心應手。開設各種講座、走向社會擔當反抽煙大使、組織稅務闖關游園、進入銀行實習等等,事事成功。在涂佳榮先生引領下的企業管理系,由于學生工作經營得風生水起而名聲在外。涂佳榮先生個人也從各種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小小兩年的專科學習生活,竟然獲得100多個證書。200多頁金貴的論文式材料,讓涂佳榮在學校中首屈一指、名聲鼎沸。唐朝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一詩中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大專畢業后的涂佳榮先生正有此種雄心壯志,于是馬不停蹄地繼續攻讀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入學沒幾天,涂佳榮先生就升任為校學生會會長,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生領袖。涂佳榮先生積極收集社會資源,拓展人脈關系,同時,為鍛煉自己和同學們的就業競爭能力,還從無到有地創辦起“臺灣青年社會服務推展協會”,為日后的社會工作開拓出一條新道。

  《警世賢文》如是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深有體會的涂佳榮先生,為能多讀書,讀好書,本科之后,他一鼓作氣考取研究生。卷面考試后,涂佳榮先生抱了一整箱5大卷宗2500張的個人成果材料,面試的導師們見之無不瞠目結舌。結果,涂佳榮先生被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錄取為碩士研究生。此所大學由萬眾仰慕的星云大師創辦,也是全臺灣唯一一所設置此專業的院校。但凡能踏進此院校大門的,都擁有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殊榮。

路漫漫其修遠兮

  研究生一讀便是四年,涂佳榮先生也如愿獲得了碩士頭銜。他有緣在一次志愿者活動中邂逅了他后來的妻子陳怡菱,心有靈犀的默契,志同道合的事業,讓他們從握手到相擁相愛。2016年5月,涂佳榮迎娶了陳怡菱進門。奇跡的是,自打娶了陳怡菱,涂佳榮先生從此吉星高照,心想事成,事事大順。結婚后不到一個月,他就飛越海峽,來到美麗的廈門島參加了第八屆海峽論壇,也才有了與馬尾區的緣分。

  日里夜里,多少事,從來急,涂佳榮深切感到馬尾區的社工工作做不完,一個馬尾區如此,一個福州市呢?一個福建省呢?怎樣能夠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參與社工工作,涂佳榮先生深深思索。臺灣的社工工作起步早、基礎厚,應該從中汲取優秀的經驗,讓大陸的社工工作盡快從一花獨秀,到成為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的百花園。幫扶問題青少年,讓他們從沒有陽光的地方走出來,讓他們的點點淚痕化為滿臉歡笑,這無疑是一件功德。《道德經》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善利于萬物,人善利于萬人,這個世界不就大善大美了?在馬尾區的每一天,涂佳榮先生都覺得有做不完的工作,走不盡的路。半年后,他力勸妻子陳怡菱從高雄飛抵榕城,加入馬尾區的社工隊伍,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涂佳榮先生以自己助人為樂的思想境界、厚實的社工專業知識,以及獨有的社工工作經驗,再加上妻子陳怡菱的溫柔和愛心,把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和社工工作開展得別開生面。馬尾區社工隊伍建立起來了,專家隊伍組建、社工專業化培訓展開了,兩岸合作的大步伐向前推動了,友善校園活動和助力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服務模式形成了……

  涂佳榮先生不僅在這些基礎性工作方面舉旗豎幟,還以身為臺灣青年志工交流協會理事長、臺灣青年志工交流協會福建辦事處負責人的身份,展示出特別的魅力,引薦一批又一批的臺灣社工系在校生來大陸實習。在臺灣,有28所大學設有社工系,就讀于社工系的青年學子非常多。而今,在涂佳榮先生的助力下,已有一半的社工系學生,分期分批地來到大陸實習。在臺灣學子來大陸前,他們的家長告訴他們:大陸的房屋破舊,大陸的小偷扒手橫行,治安混亂,大陸人窮困潦倒……因此很多臺灣社工來大陸后,大多以忐忑的心情走一步看一步,小心翼翼。然而萬萬沒有想到,一踏上大陸的土地,眼睛望及之處都是大廈高樓,時時鶯歌燕舞,處處鳥語花香;寬寬敞敞的街市,燈火通明的社區,花團錦簇的公園,所見所聞都和自己聽到的大相徑庭。臺灣學子們耳目一新的大陸行,讓他們以一種美好的心情,自覺自愿地投入到幫助他人的志愿服務實踐之中。實習生們翻山涉水走訪東南西北,一家一戶尋訪個案,深入禁毒基地探尋另一種心靈世界……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在名作《離騷》中如是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涂佳榮、陳怡菱夫婦,正在帶領著社工們行走在漫漫長路上,艱辛地奔波、上下而求索。

  馬尾區作為福建省的商貿要港,福州市的水上門戶,在40年改革開放和保稅區、自貿區的陽光雨露下,在美輪美奐中五光十色。涂佳榮常常在光影綽綽的街景中,惦記著各個角落里的留守兒童、和那些緊閉門戶中無法走出自己陰影的青少年,他們比任何一個群體都更需要關切、需要愛,而且要的是大愛。怎樣才能讓他們在大愛中迷途知返或浪子回頭,涂佳榮先生在苦苦思索中,矢志不移地尋找能更快到達彼岸的捷徑。

 讓歲月金光閃爍

  身在馬尾區的涂佳榮,也常常思緒紛飛地想象著福天福地的大福州、廣八閩,想象著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大中國。小時候,總覺得臺南很大;走出臺南了,又覺得高雄很大;走出高雄了,才知道臺灣大,然而天大地大,還是國家大。2007年盛夏時節,涂佳榮先生有幸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上海之美,恍如美妙的夢境,特別難忘的是夜游黃浦江。當夜幕降臨,游輪仿佛在畫中輕漾,左右兩邊,都是林立的高樓,不同風格的建筑群落在燈光交相輝映之下,猶似一幅幅畫卷,外灘密集的燈光與毗鄰的城區以及陸家嘴一帶的燈光一道組成了上海中心城區斑斕絢麗的圖畫。上海之大,與原先想象中的上海有著天壤之別。一個上海,已經大得難辨東南西北了,整個中國呢?真是泱泱大國啊!涂佳榮先生還觀光了南京城,游覽了依山而筑、前臨平川后擁青嶂、氣勢磅礴的中山陵,拜謁了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遺容和陵寢。2010年,涂佳榮先生又以一種激情、帶著特別的向往,再訪大陸,跟著一支旅游團游歷了心儀已久的北京城。這座被稱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個體工程的古城,氣象萬千,宏偉之至。游之賞之,心胸甚是寬廣。或許是北京城太大了,游一回,無法釋懷,于是涂佳榮先生趁著帶領一支團隊的機會,再次游覽了北京。第三回,又與一位老師同游了北京城,走進了多座學府。第四次竟然再度跟隨旅游團抵京,一年中四訪北京城,成了涂佳榮先生人生中一個特別精彩的記錄。

  現如今,愛妻就在身邊,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這幾大都市,涂佳榮先生都是攜妻同游,開闊眼界。有人提議說,走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還應看一看國家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西藏。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景象萬千的自然風光,有著獨有的魅力。藏民虔誠的宗教信仰,更是讓人驚心動魄。于是,西藏之游也就列入了涂佳榮夫婦的計劃之中。大中國30多個省市,近3000個縣市區,有看不夠的美景、走不完的路程。特別是上下5000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其魅力無窮矣。節假日,游一游、看一看,或許能在名山大川的游歷中感悟出社工工作的新亮點,同時也讓自己在大陸的歲月金光閃爍。

  跨越閩江口“三江六岸”的馬尾區新城,絢麗大美。而熠熠生輝的青洲路之東,所矗立的青少年活動中心,飄揚著寓意“明智、智慧、通達”的致睿社工機構旗幟。致睿蓬勃的朝氣格外引人注目,與鯤鵬、鵬辰等各大社工機構的聯手,更讓致睿的工作通達四面,同行朋友遍及八方。社工服務,是一項功德在天的光榮大業,不可不為,要做就做到最好。志向廣遠了,就會升騰起天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會有取義舍利的境界。涂佳榮、陳怡菱夫婦的意志是:以大愛點亮困惑青少年心中的那盞燈,喚起他們的天性和血性,以寬容的胸襟看待世界萬物。無論你來自哪里?無論你我是否相識?只是慶幸我們能在大愛中相遇。徐霞客曾有這句名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致睿人要的就是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當然,要讓禁錮已久的孩子們在迷茫的大海中回頭上岸,或許難以一蹴而就,這就要有耐心和毅力。致睿人的慈愛之志就是抬也要把在迷途歧路上的青少年,從封閉的角落里抬到陽光下,推著他們走出泥沼,登岸上臺階,讓他們與大千世界的創造者一起,并行在人生的金光大道上。□李治瑩

  

  作者簡介:李治瑩,閩西連城人,上祖隴西,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生于20世紀五十年代;上山下鄉于20世紀六十年代;20世紀七十年代走進福建師范大學,學成后因留校工作而得以輾轉省城,陸續結集出版有幾部報告文學集、散文集。

  (聲明:版權所有,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獲福建省臺辦授權。)

[責任編輯:福建臺辦張寧]



內容維護:福建海峽人才網絡資訊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中國海峽人才市場信息中心
咨詢電話:0591-87431639 87628310  郵箱:613221598@qq.com
解釋權歸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所有